“刷脸就能结算,异地就医真方便。”这样便捷的服务,正是湖南省湘潭市医保改革成效的缩影。
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到门诊慢特病全流程闭环管理,从DRG支付改革到智慧监管全面覆盖,一张覆盖全民、兜牢底线、运行高效的医疗保障网时刻守护着莲城百姓的健康与幸福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湘潭 医保坚持以改革为抓手,持续健全普惠共享、托底有力、服务优质的医保制度体系,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,健康更有保障。
保护小的
目前,湘潭正在全力构建全域联动的生育友好型社会。2023年,湘潭在全省率先实现生育津贴7个工作日内办结;2024年,湘潭创新经办模式,将生育津贴申领时间提前到了分娩完成后。产妇可较以往 提前半年领取津贴。今年,湘潭全域推行生育保险新政,并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女职工银行账户,进一步保障了女职工权益。
此外,湘潭还推出“出生一件事”集成服务,极大提升了新生儿医保参保办事效率。同时,医保部门动态调整儿科、产科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,全力支持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。
照顾老的
近年来,湘潭医保不断拓展针对老年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:将全市1072家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医保定点,方便老年人就近就医;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服务持续优化,异地就医“免备案”等措施让老人异地就医无忧。而今年新推出的“免陪照护服务”价格项目,既为医疗机构提供合理补偿,也为患者拓宽了专业护理渠道,真正实现“医养结合”。
现在,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成为湘潭医保体系的一张靓丽名片,累计为全市4500余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。
保障“病的
为推动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保有效衔接,湘潭组织商业保险公司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“一站式”结算服务协议。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与“湖南医惠保”一站式结算服务在全市定点医院覆盖率达100%,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资金垫付压力。
同时,湘潭全面建立了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机制,基金使用效率显著提高。今年,湘潭还开展了医保电子钱包试点,实现了跨统筹区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使用。
支持“新的”
面对人口流动、选择性参保等挑战,湘潭率先构建“一人一档”参保数据库,精准筛查未参人员信息,开展“点对点”宣传,动员了近6万人参保,有效提升了参保覆盖质量。
在医药集采方面,湘潭率先成立全省首家医药集采和数据中心,牵头组建“湘潭联盟”,成功推动创口敷料、高频电刀等耗材集采。其中,创口敷料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幅70%,显著减轻了群众药耗负担。同时同步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,重点支持中医、康复、精神、护理等学科发展,将更多创新药械、中药制剂和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,促进“价值医疗”真正落地。
在支付方式改革方面,湘潭是首批DRG支付方式改革国家试点城市。截至2024年,全市住院业务医疗机构实现DRG实际付费100%全覆盖,DRG付费医保基金支付占住院医保基金支出比例为95.52%。今年以来,该市更是进一步推进DRG精细化管理,次均费用、个人负担比例和平均住院日数全面下降。
如今,“数字化赋能”亦是湘潭医保改革的一大亮点。“互联网+医保”迅速发展,电子凭证、刷脸结算、电子处方流转、移动支付等广泛应用,推动医保服务迈进智慧新时代。
打击“假的”
2022年湘潭市解除医保服务协议3家,2023年解除6家,2024年解除28家,2025年解除56家。数字的背后,是日益严峻的基金监管形势,体现了湘潭医保坚决守护基金安全的决心——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“保命钱”,不容任何人侵蚀。近3年来,湘潭持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,始终保持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,累计追回医保基金超过7500万元。
而这一切,离不开“智慧监管”的强力支撑。为此,湘潭创新建立医保信用管理体系,深度融合信用评价与年度考核,成功获批国家智能监管试点,率先构建反欺诈大数据监测模型,显著提升了监管精准度。同时通过专项整治与多部门协同联动,牢牢守住了人民群众的“看病钱”“救命钱”。
帮扶“弱的”
湘潭市民黄先生患有冠心病,原来每月需负担数百元药费。今年4月,医保部门通过大数据识别其符合慢特病待遇条件,于是主动发送短信提醒申报。提交申请后,他次月即享受了报销政策。
依托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系统,湘潭医保借助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符合条件的患者,推动实现“政策找人”主动服务、“即申即享”快速响应、“动态退出”科学管理的全链条闭环。同时,湘潭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分类资助参保政策,连续3年实现困难人员参保率100%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湘潭医保实现了从“保疾病”到“保健康”、从“被动治病”到“主动防病”、从“基金管理”到“服务优化”的深刻转变,交出了一份温暖而坚实的民生答卷。(王富强 熊婷杨丹)